祈禱

祈禱

  1. 什麼是祈禱?

祈禱是向上主高舉你的心靈。它是一種交談,就好像拿起你的電話與在另一端的上主在對話。這退省將帶領我們認識到祈禱不是只向上主要求答案或訴諸需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與上主、其他人及我們自己建立一份親密的關係。

我們與主的關係愈親近,愈能夠體驗到上主所想的及我們內心最渴望的兩者間所產生的共鳴。我們需要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並在渴望中認出聖神的氣息,而不是把祈禱公式化。成熟基督徒的祈禱,最重要的是練習聆聽上主的聲音。這需要經歷一個轉化的過程, 我們才不單單只聽見自我的吶喊,並旦還觸動內心對主的渴望。這過程如果是真誠的話,必須包括寧靜和服務兩個元素。

  1. 為何靜默

世紀以來,在西方,我們常遇到一些人,他們只靠感恩祭中誦念禱文,或以神聖思想及言詞來取悅上主。這樣的祈禱不是不好, 但卻無止境的使我們停留在理性的思考中。造成一個主物分離的意識形態。(即指上主乃眾多物體中的其中一種)。當我們認為祈禱是要擁有神聖思想及神聖感覺時,我們可能會對那無可避免的分心感到困擾。覺得自己已經停止了祈禱,甚至判斷自己的祈禱是不好的。在這種心態下,可能對於在無言的臨在中與主相遇感到毫無用處。

靜默,雖沒有字語,但它本身是存在着的。一個有選擇性, 有目的的靜默是個滿全及意義深長的現實。它是另一種語言,另一種話語,雖然對這種感覺你可能很難與別人分享。靜默,引導我們到一個有標記、當下、而神秘的世界,而不用擔心要有理性的見解及思想。靜默揭露我們內心的世界,讓思想及感情的河流在我們意識及現代社會的噪音及刺激下流動。當我們開始在靜默中感到舒暢時,我們能夠像瑪利亞一樣把一切「默存心中」(路2:5)包括我們的困惑和恐懼。我們學習經驗生活的本質,是連同它的黑暗與光明、矛盾與神秘。

  1. 我應怎樣祈禱?

一句有關祈禱的至理名言,我們「不是『應該』怎樣祈禱,而是我們『能夠』怎樣祈禱。」每個人與天主的關係都是獨特的,祈禱的方法也是獨特的。最好的祈禱就好像當我們在良好的關係中,我們感到舒服及自發,無需在自我意識中存在。這樣說來,我們的祈禱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是好的,這會幫助我們鬆弛及專心。以下有一些實用的要點,在你進行退省時也許會有幫助。

  1. 開始時决定你將會用多少時間在祈禱中及會用什麼資料。在正式開始祈禱前,最好先預備你的資料。
  1. 預備一個令你感到舒服的地方。有些人喜歡設置一個「祈禱角」, 可以簡單地在桌上放一個聖像及蠟燭,每天在那裡祈禱。或者在地鐵內聆聽一首音樂,盡量維持同一個時間、地點、持續不斷是很重要的,令祈禱成為你每日生活中的節奏。
  1. 你的祈禱應有完整的開始及終結。舉例說:你可能在開始前鞠躬或者唱一首泰澤的歌曲,而在結束時唸一篇天主經。
  1. 祈求你渴望的恩典。在退省期間,你將為每週的資料特別祈求恩典。
  1. 注意你的姿勢。很多傳統強調平靜呼吸的重要性。找出一種姿勢容許你鬆弛及專注。
  1. 隨著我們進入寧靜的祈禱,我們的內在世界呈現在眼前。我們可能發現自己要面對煩悶、憤怒、或者擔心著未完成的事物。當你祈禱時,不要判斷祈禱的好壞及內容。當你一旦發現自己分心時,便慢慢地重新將自己帶回主前。祈禱是表達我們對主的忠信,而不是要成功。 聖方濟沙利士說過: 「如果你整個祈禱時間都只是把你的心帶回主前,可能是千次,雖然每次你把它帶回後,它都會再次走開,但你已經善用了那段時間。」祈禱是一種愛的行為,而不是一種責任
  1. 如果祈禱看來很乏味及缺乏了主的臨在,不必要覺得困擾,在這樣的情形下,維持對祈禱的信念是一個愛的美麗奉獻及對主的信任。但是如果這種乏味持續不斷,你可能要反省這種形式的祈禱是否適合你,或諮詢你的組長。